转载自:SIFIC感染视界

以下是一份模拟的美国感染病专科医师培训(ID Fellowship)两年制(24 个月)轮转计划示例,取材于一些大型学术型医院的实际培养方案,并结合常见的 ACGME(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审委员会)对于 ID 专科的要求进行归纳。请注意,不同医院或项目在具体细节上会有差异,本表仅作参考。
总体概览
- 培训年限:2 年(24 个月);第三年往往为研究或高级专科(如移植ID、临床微生物学等)选修,或研究型路径。
- 主要模块:
-
- 临床住院会诊(Inpatient Consult Service)
-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(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)
- 医院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(Infection Control / Hospital Epidemiology)
- 门诊与专科门诊(Outpatient Clinics: HIV, Transplant, Travel Medicine, OPAT 等)
- ICU / 移植 / 血液肿瘤科轮转(Focus on immunocompromised host)
- 抗菌药物管理团队(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)
- 临床药学(Clinical Pharmacy)
- 选修 / Elective(可包括儿科感染病、影像科、公共卫生等)
- 科研项目 / 研究模块(Research Block)
以下为一个分月度的详细示例说明(以 2 年共 24 个月为例)。
第一学年(Year 1)
-
时长:2 个月 -
目标:
-
-
熟悉医院内常见感染病种(肺炎、UTI、败血症、皮软组织感染等)的诊治流程。 -
了解住院会诊工作模式,与其他科室沟通协调。 -
掌握初步的抗菌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原理。
-
-
方法:
-
-
每日随上级医师/资深 Fellow(专培医师) 查房,负责评估新发及随访会诊病例; -
参与多学科病例讨论(MDT),并在导师指导下做用药方案; -
夜班或周末需承担“第二线”电话咨询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
-
-
诊断:掌握常见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初步鉴别; -
用药:基本抗菌药物谱及常规剂量(如头孢、青霉素类、喹诺酮、万古霉素等)运用; -
病种覆盖:社区获得性肺炎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、软组织感染、复杂尿路感染等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熟悉实验室中各种病原体的鉴定流程(培养、抗原/抗体检测、PCR、测序等)。 -
了解常见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(ESBL、MRSA、VRE、carbapenemase等)。 -
学会 interpret(解读)微生物报告,MIC 值与临床用药决策的关联。
-
-
方法: -
跟随微生物技师学习标本处理、菌落观察、鉴定手段; -
参加实验室例会,讨论阳性培养及疑难检出; -
与微生物主管或资深检验医师一起审阅每日检出结果,确定临床咨询重点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基本病原学分类、耐药机制; -
常见快速诊断技术(MALDI-TOF, GeneXpert, FilmArray等)的敏感度与特异度; -
标本采集和运输注意事项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掌握院感监测指标:CLABSI(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)、CAUTI(导尿管相关感染)、VAP(呼吸机相关肺炎)等的定义及上报流程。 -
参与院感暴发(outbreak)调查处理、耐药菌隔离策略制定。 -
学习手卫生、隔离防护、环境消毒等基础与流程。
-
-
方法: -
随院感专员或医院流行病学家查病房,了解耐药菌筛查与控制; -
加入 IPC/防控委员会例会,讨论全院感染数据及改善方案; -
可能跟进一起进行小型流行病学研究或 QI(Quality Improvement)项目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相关法规与监测标准(如 CDC NHSN 定义); -
多重耐药菌暴发时的隔离措施、溯源调查、统计分析; -
卫生经济学与公共卫生视角下的院感防控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深入了解重症患者常见感染,如败血症/脓毒症、多器官衰竭、耐药菌感染等。 -
学习 ICU 中动静脉导管管理、呼吸机相关肺炎处理。 -
参与重症感染的血流动力学支持、器官功能监测和快速抗感染决策。
-
-
方法: -
与 ICU 团队协作,每日参加 ICU 大查房,与上级ICU医生讨论感染疑难病例; -
熟悉升压药、镇静、CRRT 等重症管理基础; -
对已会诊的感染患者做随访治疗方案,及时调整抗菌药物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重症感染的急诊处理(脓毒症6小时集束化方案等); -
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解读、器官支持要点; -
常见耐药菌在 ICU 环境的传播特征。
-
-
时长:2 个月 -
目标:
-
-
进一步巩固前期学到的临床会诊技能; -
扩展到复杂病例,如真菌感染、耐药革兰阴性菌、器械相关感染等; -
增强独立决策能力。
-
-
方法: -
同第一阶段类似,但 Fellow(专培医师)担当更积极的角色,可能带教新入驻住院医师; -
参与每周 ID Teaching Conference、Case Review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深入掌握抗真菌药、抗病毒药的应用(如伏立康唑、两性霉素B、抗HIV药物等); -
涉及移植及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缺陷感染初步应对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学习 HIV/AIDS 患者的长期管理、ART(抗逆转录病毒治疗)调整策略; -
掌握旅行医学咨询及免疫预防; -
熟悉性传播感染(STD)门诊流程; -
实际参与 OPAT(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)(门诊肠外抗生素治疗)的方案设计与随访。
-
-
方法: -
每周在门诊接诊数天,分模块(HIV Clinic, Travel Clinic, STD Clinic, OPAT随访)跟随资深顾问; -
处理门诊复杂病例、评估耐药 HIV; -
为海外旅行者或返乡人员提供疫苗及预防用药建议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常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合的选择及切换; -
出国前疫苗、常见寄生虫防护; -
OPAT患者家庭护理或静脉通路维护要点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深入了解抗菌药物审核流程、处方政策、指南制定; -
与临床药师一起审阅关键处方,对异常处方做干预; -
熟悉药物经济学评估、用药监测指标(DDD, DOT 等)。
-
-
方法: -
参加 ASP 团队每日或每周例行处方审查; -
学习抗菌药物序贯治疗、联合治疗、抗真菌药物的管理; -
在信息系统(电子处方)中进行处方评估并给予反馈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PK/PD 原理、TDM(如万古霉素、氨基糖苷药物浓度检测等); -
不同感染路径(CAP, UTI, IAI等)的经验用药原则; -
抗菌药物资源合理配置与医保政策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掌握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谱,如真菌、巨细胞病毒、PCP等。 -
在移植术前评估、术后监控、预防用药(PJP prophylaxis、CMV prophylaxis)中扮演ID专家角色。 -
与移植外科、血液肿瘤科等 MD Team 深度协作。
-
-
方法: -
每日随移植或血液科团队查房,关注发热原因查找、预防性/经验性抗菌药使用; -
学习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时感染管理要点; -
重点研究真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特殊病原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免疫功能评估、CD4+水平、ANC(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,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)等指标对治疗决策的影响; -
术后早期/中期/晚期感染类型及预防策略; -
CAR-T细胞治疗后感染、免疫再建。
-
-
时长:2 个月(集中) -
目标:
-
-
选定一个临床研究或基础研究课题,比如耐药机制、抗菌药物药代学、院感控制、流行病学等; -
完成研究设计,收集初步数据或进行文献综述、撰写论文/摘要。 -
学习 IRB(伦理审查)、研究方法学与统计学应用。
-
-
方法: -
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室工作(如分子检测、数据分析)或临床随访; -
可与微生物实验室或公共卫生部门合作; -
定期与研究小组会议汇报进展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文献检索、研究方案撰写、数据统计; -
遵守临床科研伦理与知情同意流程; -
目标产出:会议摘要/论文初稿等。
-
第二学年(Year 2)
-
时长:2 个月 -
目标:
-
-
担任高级 Fellow 角色,带领住院医师或第一年Fellow进行会诊; -
强化领导与教学能力; -
管理疑难和多重耐药感染病例,独立决策能力逐步提高。
-
-
方法: -
以团队负责人身份主持每日会诊查房,汇报给Attendings(主治医师); -
负责分配病例、监督下级书写及诊疗方案; -
参与每周 Mortality & Morbidity (M&M) Conferences(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),对重症病例进行总结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整合前一年所学,对各类复杂感染有系统解决思路; -
进一步在耐药管理、合并症处理上拓展经验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深入管理慢性HIV感染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肿瘤等; -
学习慢性乙肝/丙肝合并 HIV 或免疫缺陷的综合治疗; -
熟悉结核病或多重耐药结核临床流程与公共卫生上报制度。
-
-
方法: -
在高级门诊跟诊,观察复杂病例实际处理; -
与公共卫生部门沟通结核报告、接触者筛查; -
可能参与MDR-TB案例的多药方案设计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复杂ART优化、合并药物相互作用; -
TB潜伏/活动感染鉴别,长期随访; -
了解肝炎抗病毒药物及伴随HCC风险管理。
-
-
时长:1 个月 -
目标:
-
-
在第一年ASP轮转基础上更深参与策略制定、处方审批、数据分析; -
学会主持教育活动,对其他科室做针对性培训; -
研讨抗菌药物策略(如医院处方指南修订、短程治疗方案推广)。
-
-
方法: -
和药师、ID Attendings一起负责审核关键药物处方(如carbapenems、linezolid等); -
做处方大数据(医院HIS)回顾,对处方不合理率进行统计并提出改进; -
撰写小范围质量改进项目报告或指南更新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临床药物经济学、抗菌药物耐受性模式、简化疗程循证; -
多学科沟通技巧(说服外科/ICU合作)等。
-
-
时长:1 个月(可选) -
目标:
-
-
学习常见感染在X线、CT、MRI、PET-CT的表现,如骨髓炎、脑脓肿、真菌肺病等影像特征。 -
掌握影像介入操作指征:如经皮脓肿引流等。
-
-
方法: -
跟随放射科医师阅片,重点看感染性病变; -
每周与ID团队讨论典型或疑难影像案例; -
可参与介入手术室观摩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影像学原理,感染/肿瘤/炎症鉴别; -
学会何时需要CT引导下穿刺或活检,何时外科介入; -
病种:骨髓炎、脓肿、肺真菌病、心内膜炎(心脏CT/TEE)等影像要点。
-
-
时长:2 个月 -
目标:
-
-
继续做ID高级会诊,兼选修一门特别感兴趣的领域(如儿科ID、热带病、公共卫生、国际援外等)。 -
完善个人专业方向:儿童感染管理、或者全球健康项目实习等。
-
-
方法: -
一部分时间在Inpatient Consult,带下级Fellow; -
一部分时间去外院区或国际医疗中心参与热带病/人道医疗项目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针对选修方向补充专科知识,如儿科感染病则需掌握儿科抗菌剂量与疫苗方案; -
若公共卫生选修,则研究流行病学调查、政策制定流程。
-
-
时长:2 个月 -
目标:
-
-
深化或完成第一年开始的课题研究,整理数据、撰写论文; -
若有意在学术生涯发展,可准备会议摘要(IDSA IDWeek、ECCMID等)或投稿国际期刊。 -
若希望在临床为主,则可将此时间用于质量改进项目或指南撰写。
-
-
方法: -
与导师每周讨论研究进度; -
参加统计分析培训或写作 workshop; -
如果有实验室实验,则安排在微生物或分子研究室进行操作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熟练文献检索、数据管理、学术写作; -
学会投稿流程与答复审稿意见等。
-
-
时长:3 个月 -
目标:
-
-
全面整合所学知识技能,准备美国感染病专科考试(ABIM Infectious Disease Board)。 -
在临床实践中更加独立,负责疑难危重病例及跨科协作。 -
完成必要的培训考核、技术操作考核、教学评价等。
-
-
方法: -
安排若干周在Inpatient Consult及门诊带教模式下,由上级 Attendings 远程督导,Fellow自行评估和决策; -
整理全部病例笔记、回顾重点病种和考点; -
可能承担院级教学任务,如给住院医师或医学生讲课。
-
-
知识与能力要求: -
熟悉ABIM ID Board 考纲: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寄生虫感染,免疫缺陷管理,院感等全覆盖; -
完成执业细节:授权处方、抗菌药物审批、 ICU多学科讨论等。
-
其他说明
-
-
每月通常4-5周不等,每周至少40-60小时临床/科研时间; -
值班(on-call)有时需要夜晚或周末电话应答、紧急会诊。
-
-
-
虽非外科专科,但需掌握腰椎穿刺、关节腔抽液、浅表脓肿引流等基本操作;熟悉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预防、取标本等流程。
-
-
-
Common & Uncommon Bacterial Infections:肺炎、UTI、皮肤软组织、败血症、心内膜炎等; -
Viral:HIV、HBV/HCV、流感、HSV、CMV、EBV、SARS-CoV-2等; -
Fungal:念珠菌、曲霉菌、隐球菌、地方性真菌(组织胞浆菌等); -
Parasitic:疟疾、阿米巴、蠕虫感染; -
热带病:登革热、血吸虫病、利什曼病等(取决于医院收治范围)。
-
-
-
每个轮转结束需和负责人面谈,总结表现、完成评估表; -
年度中期和年度末有 Fellowship Program Director 面谈,调整计划或选修方向; -
通过口试/笔试/临床评估后方能顺利结业,之后可参加 ABIM Infectious Disease Board 考试。
-
结语
